7月17日,“平安信托萬科公益基金會減少食物損耗和浪費,倡導健康飲食慈善信托”成立發布會在深圳舉行,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欽煥,萬科集團創始人、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線上出席),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周衛軍,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萬科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謝曉慧,萬科公益基金會項目總監劉源,平安集團黨委副書記孫建一,平安集團品牌宣傳部總經理陳遙,平安信托總經理助理張中朝、平安信托家族信托執行總經理李蕾、平安信托行政品牌副總經理易海沨、平安集團品牌部CSR負責人張琦出席了發布會。發布會同時啟動了“717我是善食君創意大賽”。
據悉,該慈善信托由萬科公益基金會發起,委托平安信托設立,信托財產用于資助致力于減少食物損耗與浪費,倡導健康飲食的相關項目或公益活動。慈善信托設立規模為320萬元,追加起點為100萬元。
在現場嘉賓的見證下,“減少食物損耗和浪費,倡導健康飲食慈善信托”成立
減少食物損耗與浪費,倡導健康飲食
《聯合國糧食危機報告》指出,全球仍有53個國家的1.2億人處于重度饑餓狀態,還有42個國家的1.43億人食物缺乏,全球超過8.2億人在挨餓。 然而,與此同時是食物浪費現象日益嚴重,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近13億噸。在發達國家,食品丟棄量比10年前增加了50%,每年糧食產量的1/3被肆意浪費(價值1萬億美金)。據央視報道,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食物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農業使用了70%的淡水資源和30%的全球能源,占用了33%的土地,產生了20%的溫室氣體。食物損耗和浪費不僅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增大了社會投入、增加了垃圾處理設施負荷、也增加了環境風險、導致或增加公共健康風險。
受多重因素影響,食物損耗和浪費存在于食物生產與消費系統的全供應鏈,主要包括農業生產、處理和存儲、加工、配送(流通)、消費五個環節。其中消費行為是食物損耗與浪費的重要因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亦對飲食消費及習慣發出警醒——食材食品、飲食行為也與公共健康有密切關系。
如何達至可持續食物和飲食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歐美國家已經形成一定的系統應對,中國則既面臨普遍問題,也面臨特殊挑戰:我國對于食物損耗和浪費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環節斷層、基線數據缺乏。食物損耗、浪費、飲食行為和習慣涉及到的環節鏈條較長、利益相關者眾多,要達到減少浪費、健康習慣養成的目的,需要各方在行動層面的積極協作配合。減少食物損耗與浪費和健康飲食是萬科公益基金會實現“可持續社區”戰略目標的重要一環。基金會長期以來在不同層面開展探索,希望能促進中國社會優化食物體系,提升資源可持續利用,普及可持續生活方式。
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表示:“我們不僅要做美食家,而且要做‘善食家’。所謂善食家,就是在飲食方面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我們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不浪費食物,從容地享受食物,就是善待他人,善待所有參與到整個餐飲供應鏈上的人。我們進行可持續的餐飲消費,在我們的生活方式中重新審視人與環境的關系,善待自然。“
公益金融創新“敢為人先”,“減少食物損耗和浪費,倡導健康飲食慈善信托”將通過提供的資源包括資金及技術和網絡資助,支持致力于相關項目或公益活動的公益組織、科研機構、教學機構、社會企業、社區組織、社區自組織、專家、行動者、倡導者、優異和有示范性的踐行者。萬科公益基金會和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組成的慈善信托決策委員會負責選定項目的受益人。平安信托負責信托財產的投資管理,通過投資風險較低的資產,保證慈善資金的安全與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