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產業鏈包括制氫、儲運和氫的應用三個部分。其中制氫作為氫能產業鏈的上游至關重要,是氫能產業能夠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
目前在我國氫氣的生產方式主要包括化石燃料制氫、化工工業副產氫、水電解制氫以及其它新型技術制氫。其中化石燃料制氫又包括天然氣重整制氫和煤制氫,化工工業副產氫又包括焦爐氣副產氫、氯堿副產氫和丙烷脫氧副產氫,其他新型技術制氫包括生物法制氫、石墨烯制氫等。
這幾種制氫方式中,新型技術制氫處于概念階段,技術不成熟尚停留于實驗室階段;天然氣制氫受制于我國天然氣資源緊缺對外依存度較高以及定價等問題,暫時不適合用來制氫以支持氫能行業發展;電解水制氫雖然技術相對較為成熟,但是成本高而且產量小,適合氫氣需求量不大或氫燃料電池車應用規模小的地區或城市。
因此未來短時間內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氫源主要將來自化石燃料制氫(煤制氫)和化工工業副產氫(焦爐氣副產氫、氯堿副產、PDH即丙烷脫氫副產等)。下表為各種制氫方式的制氫規模以及成本。
短時間內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氫源主要將來自化石燃料制氫(煤制氫)和化工工業副產氫。目前,國內僅涉及煤制氫的企業就有數十家,而且大部分的煤制氫項目為石化行業煉化配套。
例如中海油惠煉二期2200萬噸/煉油改建工程,配套278,000Nm3/h煤制氫裝置,恒力石化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配套500,000Nm3/h煤制氫裝置,浙江石油化工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配套494,200Nm3/h煤制氫裝置,等等。
石化行業配套煤制氫裝置制氫量雖然很大,但這些煤制氫裝置所產氫氣均為石化行業煉化加氫自身所用,另外,大部分涉及煤制氫的石化企業均未布局氫燃料電池產業。
同時,在化工工業副產氫方面,無論是焦爐氣副產氫氣、氯堿工業副產氫氣還是丙烷脫氫副產氫氣,涉及到的企業更是多達百家,因此本文中的中國十大制氫企業,在設定標準時,需同時滿足本身有穩定的氫氣產能和已布局(或將要布局)氫燃料電池產業兩個條件,排名順序根據企業的制氫量為標準。下表為中國十大制氫企業(按照制氫量進行排名)。
國家能源集團
國家能源集團在氫能源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煤化工板塊年產超過400萬噸氫氣,已具備能供應4000萬輛燃料電池乘用車的制氫能力,世界排名第一。
2018年3月13日,國際氫能委員會(HydrogenCouncil)公布了新近加入的成員名單,包括國家能源集團等6家指導委員。
2018年10月11日,國家能源集團下屬準能集團,與氫能科技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及濰柴控股集團簽署了《200噸級以上氫能重載礦用卡車研發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發氫動力礦車。這是繼客運公交專線之后,中國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化發展在交通領域邁出的新步伐。
中國石化
中國石化經營著全球最大的煉油業務和全球第二大化工業務,提供能源解決方案,通過3萬多個服務站提供完善的銷售網絡服務。
中國石化氫氣年產量在200~300萬噸,目前中國石化的氫能來源,包括制氫裝置產氫、煉油重整副產氫和乙烯生產副產氫。
2017年12月,中石化與佛山市、云浮市簽署加氫加油合建站項目協議,項目擬在原有加油站基礎上增設加氫功能,合建為加氫加油合建站。合建站的合建形式為二級加油站與三級加氫站合建,合建后為一級加氫加油合建站。這不僅有效節約土地成本,還可以依靠現有加油站銷售網點,這種模式在國內尚屬首創。
2018年9月5日,HydrogenCouncil(氫能委員會是一個全球氫能技術的CEO聯盟)公布了新成員企業名單,中石化(SINOPEC)成為指導成員級別企業。至此共有五家中國企業在會,分別是長城汽車、濰柴、國家能源集團、中石化、Re-Fire重塑科技。
2018年10月,中石化與億華通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氫氣供應、車輛加氫、加氫站運營等方面展開全面深入合作。
2018年10月25-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這是日本首相時隔七年后的首次中國之旅。在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中石化與日本最大的石油進口承銷商JXTG簽署了一項關于氫能的意向合作協議。這表明中石化集團已在開始從石化能源向低碳、零碳、零排放能源轉型。
華昌化工
華昌化工是江蘇華昌(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心企業,始建于1970年,1999年改制,2004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以化工為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中國化工百強企業,江蘇較大的肥料制造商,蘇州市十大民營企業之一。目前,企業已經形成了煤化工、鹽化工、石油化工等多產品的產業格局。
公司所在地江蘇省張家港市氫源豐富,華昌化工近日發布了關于原料結構調整技術改造項目二期投產的公告,公司二期項目可生產合成氣(氫氣、一氧化碳),裝置合成氣生產能力總計為110000立方/小時,在氫氣制取方面,每年可生產氫氣達20萬噸。
東華能源
東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華能源”)成立于1996年,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烷烴資源的進口、銷售和深加工,公司致力于將國際優質烷烴資源與中國經濟增長需求相結合,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新材料產業,打造國內最大的烷烴資源綜合運營商。公司于2008年3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2221。
東華能源可利用丙烷脫氫、乙烷裂解來產生氫氣,目前已成為綠色能源的供應商,其副產氫客戶為凱凌化工、華昌化等企業。此外,東華能源還積極向下游氫燃料電池加氣加氫站拓展。
東華能源的2套66萬噸/年的丙烷脫氫裝置每年可產氫6萬噸。
美錦能源
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美錦能源”)成立于1992年,前身為福州天宇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天宇電氣”),199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000723)。公司主要從事煤炭、焦化生產和銷售,擁有儲量豐富的煤炭和煤層氣資源,具備“煤-焦-氣-化”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是全國最大的獨立商品焦生產基地之一。
氫氣是公司焦化業務的副產品:焦炭生產過程中釋放焦爐氣,焦爐氣含有50%的氫氣。根據公司660萬噸焦炭產能核算,公司一年僅副產氫氣就可以達到5.9萬噸,可以滿足約3.7萬輛小轎或1.2萬輛中型卡車或者9000輛大型客車一年的使用量。公司控股的佛山市飛馳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生產氫燃料電池客車并首次實現出口的公司。
同時,美錦能源等資本擬成立氫能產業聯盟,在嘉興市秀洲區投資建設美錦氫能汽車產業園。產業園總體規劃用地2000畝,預計總投資100億元。
金能科技
金能科技是一家資源綜合利用型、經濟循環式的綜合性化工企業,2017年5月11日,上海A股上市(股票代碼603113)。主要產品有對甲酚、山梨酸(鉀)、炭黑、白炭黑、甲醇、焦炭、丙烯、聚丙烯等,應用于醫藥、食品、鋼鐵、汽車、塑料、化纖等多個領域。
金能科技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Lummus工藝,采用國內獨特的循環生產模式,建設90萬噸/年丙烷脫氫與8×6萬噸/年綠色炭黑循環利用項目、6.5億立方/年清潔氫能源項目。公司每年可副產氫氣4.1萬噸。
另外,子公司投建的上海氫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總投資逾3億元。公司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及核心材料的設計、研發。上海氫尚依托高校及科研機構等成熟的研發成果,由國內外專家組成的科學顧問團隊,以博士后、博士、碩士為主要研發力量,擁有多個創造發明技術專利,科研實力居于國內領先地位。目前產品進入試驗階段。
衛星石化
浙江衛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648,股票簡稱:衛星石化)是國內最大、全球前五大丙烯酸制造商,是國內第一家以丙烷為原料形成C產業一體化格局的民營上市企業。公司總部坐落于浙江嘉興,衛星石化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化工行業最具競爭力500強企業、中國專用化學品制造行業最具競爭力50強企業。
衛星石化于2019年4月12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以自有資金設立浙江衛星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好地發揮丙烷脫氫、乙烷裂解的清潔工藝優勢,將生產過程中富余的氫氣,開展氫能源業務拓展、參與氫能利用技術開發、尋求加氫站建設設,以及積極參與國內氫能利用產業的發展。
目前全資子公司浙江衛星能源已建成年產90萬噸丙烷脫氫制丙烯裝置,可副產氫氣3萬噸/年,用于氫燃料電池車的氫能源需求。
巨正源股份
深圳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廣東省廣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最大的省屬國有企業之一)的控股企業,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的公眾公司,證券代碼:831200,公司的業務范圍包括成品油及化工品貿易、燃油及化工品儲罐、燃料油船運、碼頭運作業務等。
東莞巨正源120萬噸/年丙烷脫氫制高性能聚丙烯項目,日前在沙田鎮立沙島精細化工園區完成了產品分離塔吊裝儀式,標志著項目建設全面進入攻堅階段。
該項目投資105億元,用地面積984畝,是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按計劃,該項目分為兩期建設,一期項目每年可產氫氣2.8萬噸,可以保障廣東省全省氫能源汽車的能源供應。
鴻達興業
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25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證券簡稱:鴻達興業,證券代碼:002002,注冊資本人民幣2,588,713,789元。公司的主營產品及服務包括土壤調理劑、環保脫硫劑等環保產品,提供土壤治理、脫硫脫硝等環境修復工程服務;PVC、改性PVC、PVC建筑模板、PVC醫藥包裝材料、PVC生態屋等PVC新材料;
公司于2016年12月投資設立內蒙古鴻達氫能源及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氫氣的存儲及應用研究。
2019年1月31日晚間公司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烏海化工收到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發改委的項目備案批復文件,同意其在烏海市海勃灣區、海南區、烏達區共計建設8座加氫站。其中烏海市海南區海化工業園建設的第一座加氫站已于近日成功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公司與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101所”簽署了《氫能項目合作協議》,旨在從氫能技術研發、裝備研制推廣等方面開展合作,利用各自的優勢將氫能產業做大做強。
鴻達興業是我國氯堿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目前擁有100萬噸氯堿產能,副產氫氣可達2.5萬噸/年。
濱化股份
濱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濱化股份,601678SH)注冊資本15.444億元,總資產106.6億元,具有五十年豐富的燒堿和環氧丙烷生產經驗,是我國重要的環氧丙烷及燒堿產品生產商和三氯乙烯、油田助劑供應商。濱化股份于2010年2月23日在上交所成功掛牌上市。2018年,濱化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7.51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3.38億元,實現利稅13.38億元,企業綜合競爭實力不斷增強。
公司與北京億華通共同出資設立了山東濱華氫能源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方向是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提供氫氣。資料顯示,濱華氫能于2017年9月由濱化股份與億華通合資成立,注冊資本5000萬元,其中濱化股份以貨幣方式出資4500萬元,占濱華氫能注冊資本90%,億華通以技術出資500萬元,占濱華氫能注冊資本10%。
合資公司主要業務方向為動力氫、高純氫氣產銷,同時將充分利用濱化股份氯堿裝置副產氫氣資源優勢,通過控股收購、參股投資、合資合作等方式布局新能源產業關鍵技術。目前公司副產氫氣1.7萬噸/年。
免責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石化行業走出去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聯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石化行業走出去聯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