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國家民委公告了《關于命名第七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單位)的決定》,阿壩州馬爾康市位列其中,被命名第七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單位)。
第六屆嘉絨鍋莊文化旅游節 攝影 高富貴
馬爾康,藏語意為“火苗旺盛的地方”。藏、羌、回、漢等15個民族在這里生息繁衍、共同發展,組成了一個5.98萬人生活的和諧家園。改革開放數十年來,一代代馬爾康人手足相親、風雨同舟、開拓進取,各民族攜手共舞團結發展的新鍋莊。
促和諧寫好民族團結“大文章”
“馬爾康始終把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作為引領和推動馬爾康跨越發展、解決馬爾康發展問題的重要抓手,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譜寫了各族人民群眾‘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的新篇章”。阿壩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爾康市委書記張培云這樣說。
自民族團結創建進步工作實施以來,該市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和市長為組長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市級各部門也相應健全了機構,并建立四大班子領導聯系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創建工作機制,形成了統籌協調、高位推動抓創建的良好格局。
馬爾康縣松崗直波碉群 攝影 楊素筠
2011年以來,受到命名的州級以上示范單位121個、縣級47個;受到命名的州級示范教育基地3個;受到州表彰集體10個、先進個人22名;2018年成功創建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2019年馬爾康市積極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擬將35個單位創建為州級以上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先進)單位。
把創建始終裝在心里抓在手上。在創建過程中,該市推行“八個一+N”模式,培育了馬爾康市第四小學、馬爾康市檢察院、卓克基紅軍長征紀念館等具有綜合示范效應的創建“示范點”,探索了卓克基鎮一馬爾康鎮一松崗鎮沿線串珠式的創建“示范線”,建成了以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的三個社區民族團結進步協作共建共享共贏的“示范面”。
學校開展“感恩教育”、“愛心爸爸、貼心媽媽、知心朋友”手拉手等一系列的貼心服務,組織學生跳藏羌韻律操;組織61座寺廟的宗教界代表人士分批先后赴北京、上海、五臺山、普陀山等地考察學習;大街小巷宣傳標語、寺廟宣傳欄、寺廟書屋,民族團結元素無處不在……馬爾康市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形成各領域、各行業齊頭并進、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四個自信”“五個認同”入心見行,點點滴滴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民族團結之花。
唐卡 攝影 丹增曲扎
強發展為群眾未來發展增信心
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是人民幸福的前提。馬爾康堅持市域經濟發展穩中求進總基調,以有效投資支撐高質量發展,通過汶馬高速公路、雙江口和巴拉水電站、S220日部至熱足段公路新(改)建、松崗500KV輸變電工程等一大批重大項目建設,全市發展態勢穩中提質,地區生產總值和“三項收入”保持中高速增長,每年均位列全州前茅。201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7.922億元,同比增長43.49%;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8.89億元,同比增長7.5%;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完成2.213億元,同比增長10.1%。
“汶馬高速全面通車以后,我相信來我們馬爾康旅游的人會更多,我要趕在汶馬高速全面通車以前,再多擴建幾間房屋,作為吃飯的包間”卓克基鎮西索村“西索人家”藏家樂的老板娘澤朗斯滿,滿懷信心。
發展富民產業,夯實物質基礎,以發展開啟民族團結創建的“金鑰匙”,筑牢民族團結進步的基石——
近年來,馬爾康市各項產業快速發展。以發展特色農牧業為主導,圍繞生態果蔬、高山牦牛、道地藥材、藏香生豬、阿壩中蜂“五大基地”,強化“三品一標”認證。近三年來市級財政配套資金6000余萬元,幫助農戶因地制宜發展藏家樂、種養業、小商鋪等增收項目1227個,每村均形成1-2個集體產業,105個村全部組建了村集體經濟組織。
學生學習嘉絨編織 供圖 馬爾康市委宣傳部
同時,該市按照“五個緊緊圍繞”的要求,狠抓脫貧攻堅工作,2018年,在國家第三方評估檢查中,以零漏評、零錯退、滿意度名列前茅的優異成績,順利通過了評估驗收,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19%,圓滿實現了“市摘帽”目標。目前累計減貧988戶3702人,28個貧困村退出。
“在第一書記,鎮黨委和政府的幫助下,我家養殖了19箱蜜蜂,50只雞等,再加上務工收入、土地流轉等收入,全年收入57000元左右。”在松崗鎮哈飄村,已經脫貧的“前貧困戶”牟紅亮說道。
一項項優異的成績、一個個脫貧的案例,群眾團結一心、加快發展的場景比比皆是。也更加堅定了馬爾康各族群眾前進的步伐。
卓克基土司官寨 攝影 李容兵
改民生為群眾幸福生活添磚瓦
把發展作為創建活動的首要任務,以改善民生促進民族團結。
在提升民生福祉上,近三年來,馬爾康市整合各類資金6.11億元,全面實施縣摘帽、村退出、戶脫貧項目1200余個,持續抓好農村路、水、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資金1060萬元建立教育、衛生兩個扶貧救助基金實施特殊救助1930余人次,共解決“民生七難”問題1000余個。完成教育、醫療、衛生設施和市政建設等一批民生工程項目,城鄉建設水平上檔升級。
“以前,我怎么都沒有想過我們馬爾康最偏遠的村也能建幼兒園,孩子能在家門口上幼兒園,不用擔心孩子學習起步比別人晚,也不耽擱我做農活”4月15日,在日部鄉色江村送孩子讀幼兒園的卓瑪發自肺腑的一句話,道出了該市重視教育發展,著力解決讀書難的大實事。
原創文藝品《吾熱桑桑》 攝影 何鑫
同樣,享受馬爾康就業扶貧的卓克基鎮西索村二組貧困戶常杰石且真在接受采訪時說到:“我一直沒有找到好的工作,家里面又是貧困戶,感謝政府搭橋,給我機會到浙江就業,現在我自己有收入了,也能為家里分擔一些,我感到很自豪”。
民生所系民心所向,是馬爾康市抓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目標所至,該市把民生工作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018年,該市全面落實各項教育扶貧政策,15年免費教育全面推進,貧困家庭484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222名非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教育得到全面保障。新建(維修)色江村、板德龍村等7個村級幼兒園項目,鄉鎮標準中心校建設成果進一步鞏固,作用逐步發揮。
馬爾康全景 攝影 高富貴
2018年,全市組建家庭醫生團隊32個,簽約51370人,簽約率87%,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率100%,開展衛生人才業務培訓72人次,建立市、州人民醫院醫療聯合體,市婦幼保健院二級乙等創建成功。
近年來,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5個,創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舉辦大型招聘會20余場次,提供就業崗位17327個。
2018年安置鄉鎮公益性崗位147個;扎實推進生態扶貧,開發森林管護、草原管護、河道管護崗位1008個,重點安排貧困家庭符合條件的勞動力就業,促進了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
一組組數據一摞摞實事就是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讓人民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嚴、更加幸福。(供稿 馬爾康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