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的衣服加上手腕上佩戴一只老式上海牌手表,在流行復古風的今天,這種打扮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上海牌手表勾起了很多人的回憶。
1955年9月26號,國慶前夕,由上海市29家鐘廠和鐘表店的58名能工巧匠,終于制作出了屬于我國的第一批手邊,這也是18只“東方紅”和“和平”牌手表的誕生,它們是第一代國產細馬表。
馬是手表的心臟零件,粗馬是用鋼絲做成的,粗馬表相當于把過去的鐘表縮小了來制作。細馬表則是用人造寶石制成的,更耐久,是真正意義上的腕表。1958年,上海手表廠建成,工人們參考瑞士賽爾卡AS1194機芯,研制出A581型機芯——意寓“1958年第一種機芯”。3月,A581型機械手表開始批量生產,并注冊為“上海牌”商標。當年上海手表廠共生產上海牌手表1.3萬余只,中國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歷史就此終結。
1958年的7月1日,上海牌手表在上海第三百貨商店首次試銷,60元一塊,數百市民將手表搶購一空。當周恩來總理得知上海手表廠研制的新產品問世后,非常興奮,就給自己買了一塊。從此這塊手表就一直伴隨在周總理身邊。
在那個憑票購買手表的年代,手表市場非常火爆,供不應求,上海牌手邊成為了身份的象征。據說,當時流行一句俗語:如果沒有上海牌手表,就沒有姑娘會嫁給你。可以說,在六七十年代機械表的定位就是奢侈品,上海牌也是如此。在當時,一塊上海表的售價大概相當于普通職工3個月的薪水。從那時候起,上海牌手表先后獲得國家、輕工業部以及上海市多項榮譽,被公認為“中國第一名表”,還經常作為國禮送給外國友人。1970年,上海手表廠共生產了228萬只上海牌手表,并且在技術創新上顯現出自己的實力。
80年代,手表憑票供應被取消,國家包銷的時代一去不返。市場放開后,手表廠在全國遍地開花。很快,計劃經濟模式的弊端暴露無遺,所有手表廠均出現庫存,而且越積越多。禍不單行的是,此時外國機械手表和電子表潮水般蜂涌入市場。
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福建和廣東——那里分布著國內規模最大的電子表企業,其年產量動輒數百萬,短短幾年間,電子表橫掃全國,占據了70%的手表市場。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以后,國門打開,國外眾多品牌進來,還有洶涌的水貨。時代變了,上海手表廠的陣腳亂了,迅速被推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這家老企業,像個泥足巨人過大河,它顯然不行了。
1987年,上海手表廠匆忙上馬電子表,此時國內手表市場已然飽和,形勢急轉直下,手表賤賣到十幾塊一只也無人問津。在瀕臨破產的日子里,全體員工每人每月只拿300元生活費。到九十年代中后期,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確立,短缺時代漸行漸遠,消費者選擇范圍迅速擴大,上海牌手表淡出人們的生活。
回想過去,全盛時期的上海手表廠有近6000名員工,上班像漲潮,下班像退潮,員工從十六鋪一直到楊樹浦都有。而此刻,往日的輝煌已成云煙,復興上海牌則成為了一種對未來的向往。
2000年,上海手表廠經過股份改制,更名為上海表業有限公司。老廠的技術人員和品牌全部保留下來。重組后的上海表業公司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定是:為世界中低檔機械表制造機芯。這個經營策略使公司當年即扭虧為盈。3萬只機芯給上海表業帶來差不多300萬元收入。但是這樣的好景總是被一而再的抄襲打斷。每每上海表業推出新的機芯,市面上總是很快便能推出同款,繼而陷入競價。于是,企業認識到,只有重新塑造品牌,用品牌提升競爭力,才能避免掉惡性競爭。2005年底,為了慶祝上海手表問世50周年,推出50只閃閃發光的陀飛輪紀念金表,以每塊10萬元的價位一銷而空。
2008年經濟危機掃蕩之下,中國成為唯一一個進口瑞士手表份額增長的國家。但普通消費者何時才能真正青睞上海牌手表呢?翟志剛搭乘中國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七號”行走太空,他手上佩戴的航天表來自一家后起的手表企業——飛亞達,但這枚手表的機芯制造者是上海牌。顯然,在大眾消費者心中復興“上海牌”才是它的理想。然而面對國際名表鋪天蓋地的市場宣傳,經歷過破產倒閉的老國貨仍然是邊緣化的。
2009年在香港中環,價值10萬元的上海牌陀飛輪金表在名流云集的高級會所展出,這里還有多個閃閃發亮的玻璃柜,陳列著19款古董表,其中包括周恩來曾佩戴過的A581,訴說著半個世紀前關于這個老品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