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是日本知名品牌。索尼旗下產品享譽全球。sony專賣店也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在sony專賣店,不僅能買到各種高質量的電子產品,還能享受到好的服務。世界上的sony專賣店非常多,它們仿佛在跟我們訴說著sony這個品牌的榮耀。
sony專賣店:索尼SONY品牌故事
在公司發展的60年時間里,作為一家具有高度責任感的全球化企業,索尼一直致力于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帶來優秀的產品和服務,以及全新的生活方式。公司最根本的經營理念是通過索尼的創新技術和優秀產品幫助人們實現享受更高品質的娛樂生活的夢想。目前,索尼公司在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子公司和工廠;集團70%的銷售來自于日本以外的其他市場;全球超過70%的員工是非日本籍員工;數以億計的索尼用戶遍布世界各地。
以"全球化策略,本地化運營"的運營策略為目標,索尼在全球各地的市場都致力于本地化與全球化的融合與發展。索尼(中國)有限公司于1996年10月在北京設立,是索尼集團統一管理和協調索尼在華業務活動的全資子公司,旨在從事中國國內電子信息行業的投資,產品市場推廣,顧客售后服務聯絡,并針對索尼在中國的各所屬企業進行宏觀管理及廣泛的業務支持,推動索尼在中國市場業務的不斷發展。
sony專賣店 企業歷史發展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首都東京成為一片廢墟。井深大在東京日本橋地區的百貨公司倉庫成立“東京通信研究所”。盛田昭夫在井深大的邀請之下加入共同經營,公司并獲得盛田酒業19萬日元資金,于1946年正式成立“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并遷址到品川區御殿山。
井深大在其公司“成立意旨書”(日文原文:設立趣意書)當中期望“要充分發揮勤勉認真的技術人員的技能,建立一個自由豁達、輕松愉快的理想工廠”,期待成為“工程師的樂園”。
成立初期經營不順利,直到10年后的1956年發展當時不被看好的晶體管技術,開發出世界第一臺晶體管收音機“TR-55”一舉成功,公司營運終于漸入佳境。
特麗瓏技術
20世紀50年代,索尼的黑白電視雖然大賣,但其技術競爭力卻毫無優勢,其后所制造的彩色電視量產品的品控亦不甚理想,導致巨額虧損并把公司推到倒閉的邊緣。1967年,索尼發表了由井深大親自加入開發的特麗瓏(Trinitron)映像管技術,這項技術使得索尼電視在全球熱賣,盛田昭夫自日本開發銀行借得巨額開發債務也得以在3年內還清。
1970年,索尼與JVC、松下共同發表了U-Matic磁帶錄影系統,正式為日后的錄像帶規格競爭揭開序幕,1975年4月16日,索尼發表了全球第一臺針對民生用市場Betamax規格的SL-300,并一舉讓索尼成為全球的消費性電子影像大廠。
而日本JVC在1976年9月推出了VHS規格,而松下幸之助也決定加入了VHS陣營。在Betamax與VHS影像紀錄競爭中,由于VHS針對Betamax最大的弱點(錄影時間只有1小時)作改良,以及Betamax在索尼不愿意開放規格授權的情況下,VHS以Betamax三倍的速度迅速擴張市場。
索尼堅持以Betamax對抗由全世界公開規格的VHS聯盟,最后長達14年的規格主導之爭終于在1988年索尼毅然加入VHS陣營,Betamax全面退出市場而結束。單從技術上來看,Beta格式遠遠的強于VHS格式,但是松下通過靈活的授權運作獲得了眾多廠家的支持,因而統領了民用市場。Betamax格式憑借技術優勢進入了專業領域,成為專業廣播級視頻領域的主導標準,如今的眾多廣播級視頻標準都是基于這一起點的。
轉載來源民族品牌網http://www.jqm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