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我國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城市,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歷史上東吳、東晉、唐、明、太平天國等都在此定都,有著“六朝古都,十代都會”的美譽,而且大家都知道南京有一個極好聽的名稱叫金陵。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南京在古代還有一個名稱叫做“石頭城”。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名稱由來
南京又叫“石頭城”,廣義上它是現(xiàn)在南京的別稱,狹義上它是指南京老城城西的石頭山石頭城。
孫權(quán)在石頭山修建了石頭城,用它作為維護東吳京師建業(yè)的資本;準備軍事石材,石材基地多締造了烽火臺,在軍事上,用來當即宣布報警信號。后來,晉將軍王濬率水軍攻擊東吳,東吳造鐵鏈橫江中,晉軍燒斷鐵鏈。導(dǎo)致石頭城失守,不得人心的吳王皓趕忙投降。
后來,長江已逐漸西遷,并在石頭城的河流泥沙的沉積,變得平坦。石頭城不再是這么危險。朱園建設(shè)天府石頭城市為天府市的一部分。
石頭山如今是涼爽的山區(qū)。這是在西方的河,是一條河天然石材的影響。建造石頭城,天然石材是城市的墻的一部分。
石頭城全長約3000米 ,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quán)遷至秣陵(今南京),第二年,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頭。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歷史沿革
關(guān)于石頭城的由來,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代。
據(jù)史書記載,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國(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滅了越國,楚威王設(shè)置金陵邑,并在今清涼山上筑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國滅亡,秦改金陵邑為秣陵縣。
孫權(quán)在赤壁之戰(zhàn)后,遷移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稱秣陵為建業(yè)。第二年就在清涼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頭城。當時長江就從清涼山下流過,因而石頭城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孫吳也一直將此處作為最主要的水軍基地。
此后數(shù)百年間,這里成為戰(zhàn)守的軍事重鎮(zhèn),南北戰(zhàn)爭,往往以奪取石頭城決定勝負。
《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
夜深還過女墻來。
唐代以后江水日漸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后,石頭城便開始廢棄,故中唐詩人劉禹錫作《石頭城》一詩。詩人筆下的石頭城,已是一座荒蕪寂寞的“空城”了。
五代時期(924年)。石頭城上興建了第一座寺廟——興教寺,以后這里就成為寺廟、書院集中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了。直到今天,它仍以“石城虎踞”的雄姿享譽中外。
石頭城遺址已被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人們踏青覓翠、發(fā)思古之幽情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