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供應商斷供、陸續關店、法院強制執行后,華普超市仍未放棄找尋自救出路。華普集團派駐到華普超市的相關負責人日前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集團目前正在組織和供應商溝通談判,希望通過債轉股的方式償還供應商欠款,解決當前的資金難題,此外,門店的后續發展也在規劃當中,將盡快調整公司運營思路和業務模式。作為老牌超市,華普在供應鏈和運營方面有著成熟經驗,此前也曾有多家傳統超市和電商企業找來洽談收購,但面對巨額債款及龐大的員工體系,上述洽談均以告吹收尾。當前的華普超市幾乎全面停業,最終能否浴火重生尚未可知。
欲借債轉股解圍
李龑上周剛剛臨危受命為華普聯投總經理,原本在華普集團負責投資業務的他,現在卻要為華普超市的供應商問題到處奔走。
“超市是集團一塊非常成熟的業務,運營了一二十年,沒想到出現這么大的問題,之前公司從未出現過員工欠薪,也沒有大的經濟合同糾紛。”李龑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2015年底,中煙新商盟北京公司和華普超市雙方互相了解了情況之后,就做了工作交接,原有的華普運營團隊撤出,中煙新商盟派了新的團隊來運營華普超市。日前曝出的拖欠供應商貨款和員工工資的事情已經超出了集團的預料。
華普超市由華普集團于1997年創辦,是北京的老牌超市,在2015年底,華普超市的運營單位華普聯合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普聯投”)將控股權轉讓給中國煙草旗下中煙新商盟北京公司。但在新東家接手半年后,華普超市的供應商問題逐漸暴露。從2016年上半年開始,華普超市在北京的各個門店都出現了貨架空空的情況且持續惡化。據6月14日北京法院宣布強制執行并向外公布的數據顯示,華普超市涉及買賣、承攬、租賃、員工工資等糾紛案件達110件,債權總計4990余萬元。此時華普超市背負的債款總額已達1.4億余元。
李龑表示,目前正在爭取供應商的支持,組織同供應商溝通談判,提出通過“債轉股”方式成為中煙新商盟股東來解決所欠供應商貨款問題。
股權受讓仍存阻礙
通過債轉股,華普超市希望實現償還供應商貸款、吸引新資金注入的雙重效果。李龑表示,債轉股可以使原有供應商欠款直接折算入股,這樣華普超市可以解決欠款問題,恢復正常運營,供應商也可以通過未來新商盟電子商務平臺的價值實現補償。據今年初華普超市給出的數據顯示,所有供應商欠款大約在1億元左右。另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在華普超市與供應商進行溝通后,約有150家左右的企業表示同意債轉股方案,涉及金額6000萬元。
不過,上述解決方案實現的難點在于,華普超市目前的供應商規模大小不一。從目前與各供應商溝通的情況反饋來看,欠款多規模大的供應商資金能力承受強,有意愿轉化為股東,但更多小供應商依然著眼于還清欠款。此外,在華普超市的供應商中還有如順鑫農業、朝批等國企,并不能由個人決定是否愿意接受債轉股這樣的解決方案。
在北京超市供應企業協會會長姚文華看來,華普超市當前遇到的問題并非“一日之寒”。早在6、7年前,華普超市就被曝出拖欠供應商貨款的問題,運營至今部分供應商已經處于沒米下鍋的狀態,想讓這類供應商入股并不現實;此外,由于長期拖欠供應商貨款,華普超市在部分供應商眼中已經處于信任透支的狀態,要讓后者重新拾起對前者的信任也存在很多困難。
謀求資金推進新業務
若債轉股能夠順利推進,華普超市仍有重生契機。按照李龑的介紹,債轉股在解決華普超市的供應商欠款危機后,有現成的供應商,超市的門店便可立馬恢復營業。目前華普超市僅剩下朝陽門店、樂城店、航天橋店三家門店,這三家門店分別位于朝陽門、廣安門外、航天橋,均是三環以內的位置。
客觀來說,雖然華普超市在北京門店規模并不大,但由于開業較早,門店位置和商圈條件都具有一定優勢,這也是當時中煙新商盟看中華普超市的一個因素。據悉,華普超市除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商品采購、倉儲、物流配送體系外,在京津冀地區的門店也是中煙新商盟眼中合適的前置倉選址,通過這些門店為中煙新商盟旗下京津冀近35萬家煙草專賣店提供配送,一方面可以降低對商戶供應過程中的倉儲、物流等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超市賣場的銷售。
李龑透露,華普超市恢復營業后,還準備在社區開設小型會員店,以較低的會員費吸引消費者,售賣日化、飲料等高度標準化商品。
翻身仗難打
據了解,中煙新商盟控股華普超市后,除了拿出了京津冀35萬家煙草專賣店渠道資源、提供互聯網技術、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為煙草商戶提供非煙商品供應及其他延伸增值服務外,還出資了1.2億元。后期公司資金出現困難后,還用朝陽門店外租區收入為還款擔保向浙江一家金融機構借款3200萬元,用于支付員工工資及供應商貨款。
盡管通過多種方式尋求自救,但目前華普超市只能通過股東借款等方式保障公司員工工資。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業態競爭和互聯網帶來的致命壓力使得大多數零售企業都在走下坡路,目前華普超市已經基本沒有門店可以運營,自然也無法獲取運營資金用來周轉。
除了資金難續,華普超市在人才方面也出現空白狀態。在2015年底中煙新商盟接手后,新的運營團隊對超市原有商品結構進行調整,并改變貨款支付周期等,引發了供應商的抵制,出現部分供應商限制供貨、追要貨款等情況,直接導致了華普超市從一個老品牌超市墜落到如今境地。
賴陽認為,目前的零售市場競爭強度高,華普超市兩年前引入新的控股股東時就已經出現經營難題。即使有新的股東想要重新做華普這個品牌,原本的超市業態也已經到了淘汰的時候了。
姚文華則表示,在華普超市欠款糾紛背后,其實是商超企業在運營中長期存在的“超長賬期”、“高昂進店費”等問題并發帶來的結果。他表示,或許今天是華普超市一家暴露出拖欠供應商貨款的問題,但若上述問題始終得不到有效監管和整改,類似的問題也可能在其他超市企業上演。
華普超市發展大事件
1997年4月
華普超市成立
2002年底
擁有跨區域的16家門店,年銷售10億元
2006年
戰略收縮,陸續關閉外地多家門店
2007年
被曝出拖欠供應商貨款問題
2008年
尋求出售,物美、Tesco、海航等傳出接洽消息
2016年
中煙新商盟入主
2018年
北京法院對華普超市欠款進行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