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練武術不的好處已經深入人心,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防身護身。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武術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神秘,聊i額了練武術的好處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甚至去學習它。
練武術的好處 專訪濱州市武術協會主席田寶禮
濱州武術在全世界叫得響
“濱州的體育項目近年來有了長足的發展,也實現了奧運會獎牌零的突破。”田寶禮說,“在世界上給其它國家和地區印象深刻的還是我們濱州的武術,除了一個世界冠軍曹靜外,我們還屢在國際武術比賽中奪得冠軍。中華武校在2010年香港武術節中奪得了77枚獎牌,其中金牌51枚,并將75公斤級散打比賽的‘散打王金腰帶’帶回了濱州。可以說,我們的武術在世界上叫得響,在中國大地上說得贏,我覺得,應該將武術文化列為濱州市文化強市的一個重點。”
提到武術,很多人會簡單地認為,這是打人的技藝,其實不是,田寶禮嚴肅地說,武術講究武德,是不能隨便打人的。自己自幼習武,上的第一堂課就是要修武德,要學會藏技。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出手傷人。從歷史上來看,岳飛的“精忠報國”,楊家將的“抗擊外侵”,都是武德的具體體現,千百年來感動了多少人,并一直傳承到今天。
田寶禮坦言,自己從小到大,沒有打過一個人,因為時刻牢記武德。但自幼習武的經歷,對自己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幼時的刻苦練功,讓武術的意識深深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中,并在身體里扎根,潛移默化影響著自己的為人處世。“不但學得了武德,還能強身健體,更重要的是,我可以用武術文化來教育后生,引領濱州的群眾性武術活動。所以說,武術文化是濱州文化強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濱州傳統武術志》即將出版
作為濱州市武術協會的當家人,田寶禮考慮最多的是如何更好地促進濱州武術事業的發展,為此,近年來,市武協積極致力于發展壯大武術組織、舉辦賽事、組隊參賽、挖掘整理傳統武術、推行段位制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
由于受到歷史條件的制約,很多武術歷代以來都靠言傳身教。進入新的時代,武術都面臨著如何才能更好地繼承和傳授的問題,為此,在田寶禮的支持下,市武協副主席張風員提議并慷慨解囊,集中武協的全部力量,挖掘整理濱州傳統武術,編纂《濱州傳統武術志》,該武術志由張鳳員和陳安記擔任主編,馬上就將付梓。這樣一來,濱州的武術就有史可查、有章可循了,武術文化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傳承。更主要的是,可以為青黃不接的武術人才儲存力量。
面對當前多元化價值觀,田寶禮思考的是用武術文化引領年輕人的思想,統一他們較為混亂的價值認識。尤其是濱州本地武術基礎好,練功者眾多,在武德的浸潤下,年輕人定會受益匪淺。
“武圣孫子就是我們濱州的,我們有義務學習先賢、弘揚先賢,可以惠及后世,為改革開放服務。”由于自身素質過硬,濱州的很多保安在北京擔負著重要的安保工作,為濱州爭光添彩。
對老年人而言,武功可以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田寶禮說,武術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自我調節,年輕的時候打的是快拳,年長了可以快拳慢打、長拳短運,其效果是一樣的。如太極拳快慢相間,快如閃電,疾風強勁;慢如飄云,緩緩起行,可體會到回歸自然、輕松和諧的意境。“我高興的時候會打六合拳,抒發抒發心情;不痛快的時候,也打六合拳,心情會立馬舒暢。可見,練拳是愉悅身心的有效方法,其益處不勝枚舉。”
武術和書畫、京劇相融相通
除擔任市武協主席外,田寶禮還擔任黃河三角洲書畫院院長、市老干部書畫研究會會長、市京劇票友協會主席等職務,他笑言,武術是國粹,是肢體的藝術,和書法、繪畫、京劇等藝術,看似風牛馬不相及,其實它們都是相融相通的。
“寫字的時候要屏住呼吸,打拳的時候也是這樣。”田寶禮說,武術講究兩膀一晃千鈞力,書畫講究“腕運千鈞力,墨灑一紙香”,而京劇則是“文武亮場,京韻京腔”。可見,有些要求是融通的。
“國畫大師李苦禪愛唱京劇,并且將京劇中的動作和自己的感悟運用到繪畫中去,其繪畫的一些‘韻味’就是借鑒的京劇,欣賞起來格外引人入勝。”田寶禮說。
武術的有些招式舞動起來,水潑不進。繪畫上也有講究,“疏可跑馬,密不透風”。欣賞田寶禮的畫作,可見其追求“動感、透明、簡約、多姿”八字要訣,主張“主賓、對比、呼應、運勢”的謀篇布局,強調“以意為主、以景抒情”的繪畫意境,真實自然,意境幽遠。而其書法作品更是初顯晉人風韻,筆精墨妙,俊逸超拔,有一種行云流水般的自然韻味,如叢菊疏蘭,淡雅可人。
來源 民族品牌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