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翟亞楠北京報道。
30年前,合資車企曾肩負振興中國汽車產業鏈的重任,后來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紅利的收割者。30年后的今天,中國市場迎來了新能源汽車爆發的第一年,自主品牌占據了近半壁江山,合資品牌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漸節節敗退。
大岳東風起亞、東風雷諾、一汽馬自達.已經成為歷史;維持多年的“三強合資”被吉利一舉打破;比亞迪和特斯拉打起來的時候,大眾和通用還是特斯拉的粉絲。品牌合資,這個特定時期的產物,未來將在中國市場繼續前行。
燃油車的優勢越來越弱。
臨近年底,“缺芯”導致部分主流合資品牌產能跟不上。其中,南貝大眾、東風日產、一汽豐田、廣汽本田等品牌均出現兩位數同比下滑。從11月份的銷量數據來看,雖然一汽-大眾以13.3萬輛的總銷量衛冕銷量冠軍,但同比降幅達到40.2%。上汽大眾銷售11.3萬輛,同比減少24.9%;SAIC通用汽車銷量10萬輛,同比下降30.8%;東風日產銷量9.6萬輛,同比下降29.2%;一汽豐田銷量8.2萬輛,同比增長1.2%。在自主品牌陣營,吉利11月銷量12.3萬輛,超越上汽大眾;比亞迪銷量9.7萬輛,同比增長81.9%,與上汽通用持平;長城汽車、長安汽車、上汽通用五菱11月銷量均超過一汽豐田。上述車企占據11月銷量榜前十,合資和獨立公司各占5席。
可見,在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下,合資品牌的霸主地位正在被打破。目前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已上升至46.3%,而2017年至2020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分別為43.9%、42.1%、39.2%和38.4%。協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目前日系、德系壓力相對較大,韓系品牌、美系品牌整體表現沒有明顯提升。在當前國內汽車市場競爭中,合資品牌需要更全面的系統競爭力來適應國內汽車市場的變化。”
合資企業為何遭遇滑鐵盧?除了缺芯導致產能有限外,合資品牌產品的下滑也是其下滑的主要原因。從2009年底,上汽大眾帕薩特遭遇中國保險研究院“致命碰撞”后,多年積累的口碑一落千丈。一汽-大眾今年又遭遇“顆粒捕集器堵塞”事件,參與探岳躍的車型銷量較去年直接下降近6萬輛,成為一汽-大眾最嚴重的車型。“此類事件也讓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的中國消費者逐漸意識到,合資產品不一定優于本土產品。對于很多曾經火起來的合資車企來說,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對手起源于中國消費者民族自信心的崛起。”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認為。不過,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副秘書長郎也指出,自主品牌份額的增加與芯片供應緊張有很大關系。自主品牌芯片的滿意率相對較好。汽車行業是一場長跑,目前的情況并不代表最終的結局。新能源仍處于起步階段。
特斯拉市值超過十大傳統車企市值之和,“威小利”已先后跨越10萬輛的產銷規模,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月銷量突破9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私人滲透率超過20%.每一條關于新能源市場的消息都像重磅炸彈一樣落下,但新能源領域的合資品牌卻沒有實力招架。
在業內人士看來,2021年合資品牌銷量下滑也是因為新能源汽車支撐不足。根據協會數據,1-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達到13.9%,呈現新能源贏天下的態勢。前不久,Li CEO李想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今年11月Li ONE的銷量高于大眾途觀、途銳、純電ID.6X等中大型SUV的總和。雖然網友認為“格局有點小”,但這是不爭的事實。
目前新能源低端市場已經被自主車企牢牢控制。在洪光MINIEV的帶領下,自主品牌紛紛推出純電動微型車,如奇瑞QQ冰淇淋、長安奔奔EV等。而中國合資車企的細分市場仍是空白。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也不屬于傳統的合資豪華品牌。在特斯拉和新勢力企業的圍攻下,寶馬iX3、奔馳EQ系列、奧迪e-tron依然不習慣氣候,月銷量也只維持在幾百輛的水平。大眾的新能源汽車數據一直被認為是所有合資品牌中最有趣的一個。南北大眾今年銷售的全部18款新能源車累計投保量均超過10萬輛,其中ID系列累計銷量為5.3萬輛。而美日合資品牌的其他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到大眾的一半,僅占其總銷量的0.1%至2%。即便是“雙積分”拔得頭籌,與純電車相比,合資品牌仍然更喜歡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面對節節敗退的中國市場,除了大眾,通用、豐田、本田都坐不住了。今年10月,本田發布全新純電動汽車品牌“e:N”和5款新車,并宣布2030年后不在中國投放燃油車。通用汽車將Ultium電動車平臺引入中國市場后,首款車型凱迪拉克LYRIQ于11月開始預售。最讓人意外的是,在廣汽用純電車做假手的豐田,卻多次公開“炮轟”其電氣化。12月初,豐田態度180度大轉變,一口氣展出16款全新純電動汽車,并宣布雷克薩斯將在2030年成為純電動品牌,豐田家族電動車銷量將達到350萬輛。“基本上可以確定,合資品牌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是真實存在的,無論是新勢力還是傳統勢力都要非常重視,這將是影響整個市場的關鍵挑戰。”汽車分析師梅認為。傳統賽道,自主品牌接近;新能源賽道上,自主品牌已經提前起步。2022年1月1日,汽車行業外資股比例限制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一場多方競爭、被動放棄的大戲將陸續上演。業內曾預測,只有三到五家新造車勢力將在中國市場生存。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行業巨變中,為什么合資品牌不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