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品牌的歷史,展現品牌的實力,肩負品牌的使命,傳承經典。
我和格力同齡,和格力一起長大。
誕生:格力電器,創造機會
1991年,我出生在河北石家莊,一個火車拉動的城市。也是在這一年,格力從廣東珠海走來。它承載了第一代格力人的殷切期望。開心(glee)和大綠(green)是第一代格力人的美好愿望。
但當愿望照進現實,殘酷的現實讓新生的格力舉步維艱;格力作為行業新軍,默默無聞,鮮為人知;產能有限、技術落后、質量不可控等等,都緊緊束縛著這家公司的發展。格力在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
質量:好空調,格力做的。
94年,今年三歲。從哭到牙牙學語,從蹣跚學步到飛翔,我開始打破院子的束縛,解鎖欣賞外面世界的能力。也是在這一年,格力在摸索中艱難前行。面對諸多困難和挑戰,他深刻認識到產品質量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破繭才能重生,等待只會滅亡。格力人真正的品質意識也是從這一刻開始萌芽的。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提出了“生產優秀產品、創造名牌、創造世界一流水平”的質量方針,建立健全了“質量管理體系”;發布了基于質量的“總統十二條禁令”,這是我國首次將質量要求寫入總統禁令。建立獨特的篩選工廠,確保來料質量可控。之后,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投入數百萬美元實施“零缺陷”,嚴格控制過程質量。
憑借過硬的品質和多年的不懈努力,格力首次提出“整機六年免費維修”的政策,這在空調行業是史無前例的,震驚了整個行業,徹底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真金不怕火煉,真理不怕考驗。格力憑借其卓越的品質,也成為了消費者心中高品質的代名詞。格力=高品質,高品質=格力,這也印證了——好空調,格力造。
技術:格力,掌握核心技術。
2006年,我十五歲。作為一名中學生,我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努力從中汲取知識,期待破繭成蝶。格力此時也在積蓄力量。
面對國外公司的拒絕合作和技術封鎖,格力深刻認識到核心技術有多么重要。“一個沒有主心骨的人永遠站不起來,一個沒有核心技術的公司永遠沒有主心骨。”既然不能求助,那就只能靠自己了。勤奮進取永遠是格力人的品質,艱苦的環境更能體現格力人頑強拼搏的精神。所以,在只有一本手冊的情況下,格力研發;d團隊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攻克了“多聯式空調”技術,打破了技術壟斷。為了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格力將總收入的3%以上投入到技術研發中,成為行業內技術投入成本最高的企業。截至目前,格力已經建立和完善了包括設計、研發、制造、測試和檢測等在內的尖端技術和工藝。而且都是領先世界的。
綠色:讓天更藍,地更綠。
2013年,大二的時候,我開始專心學習專業知識。雖然沒有認真思考就業問題,但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也是在這一年,格力勇敢承擔了社會責任。
正所謂“窮則獨善其身,富則濟世。”個人如此,企業更應如此。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說:“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僅僅是創造利潤,為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還要為全球低碳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于是就有了光伏直驅變頻離心機技術,實現中央空調能量自給自足,不耗電。只有兩級變頻壓縮技術,空調行業的百年歷史才被改寫。只有R290環保制冷劑空調,中國企業才能第一次在國際上率先開展制冷劑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不僅如此,為了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格力投入超過10億元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先后在長沙、鄭州、蕪湖、石家莊成立再生資源全資子公司,對廢舊家電進行無害化處理,為城市經濟“循環圈”建設做出貢獻。
“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今天,“讓天更藍,地更綠。”早已成為深入格力人骨子里的座右銘,指引著每一個格力人去奮斗,去為之奮斗。
使命:讓世界愛上中國。
2015年,今年大學畢業。我沒有選擇就業,而是繼續深造提升自己。也是在這一年,格力緊緊抓住家國情懷,扛起了“讓世界愛上中國”的大旗。
當人們從國外帶著沉重的電飯煲回來的時候,格力下定決心要做好電飯煲。格力能把空調做到全世界最好,電飯煲沒有什么不可能。
憑借自主創新,格力電器“大容量高效離心空調設備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國家技術二等獎,自主創新實力再次獲得國家權威認可。同時,格力自主研發的“華龍一號”核冷水機誕生,國際領先技術守護核電溫度。
在疫情爆發的關鍵時刻,格力選擇與全國人民共度時艱,勇敢對抗疫情,組建了空調搶裝“先鋒隊”,高質量完成了雷神山、火神山、方艙醫院空調搶裝工作。同時還成立了醫療科技公司,生產口罩、獵人消毒器及相關產品,幫助全民防疫。
目前,疫情的硝煙仍在全球蔓延,確診病例與日俱增,肆虐的疫情為全球發展按下了暫停鍵;但是,中國的強大,中國的速度,中國的抗疫,再一次讓世界驚嘆,我們也成了“別人家的孩子”,被無數國家羨慕,被強大的祖國羨慕,這是中國人的自信。格力膽子大,能力更強;作為一個更有擔當的企業,它肩負起了歷史使命,扛起了“讓世界愛上中國制造”的大旗。
改變世界,改變未來,奮斗不息;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格力人愿肩負使命與責任,為下一個世紀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石家莊/馮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