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啤酒是你夏天的“心頭愛”?
隨著炎炎夏日的到來,晚上找個路邊小店,吃燒烤,喝啤酒,是很多人最愛的夏日消遣。但國內啤酒品牌眾多,口味各異,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獨特的受眾群體。
但不為人知的是,很多品牌雖然有國產的名字,但實際上是由外資持有,是一種虛偽的“偽國產”。外資占據了中國啤酒市場的半壁江山,無數曾經的品牌被外資掌控。中國的啤酒業正在逐漸衰落。為什么曾經輝煌的國產啤酒品牌被外資控制?有哪些國產品牌是有中文名字的「偽國產」?
一、中國啤酒的輝煌歷史
啤酒是舶來品,是埃及人發明的,德國人發揚光大。19世紀末傳入中國。起初,大多數都是外資工廠。
啤酒一經推出,就以其特有的口感和進口身份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親民的價格使其受眾廣泛。但隨著戰爭的爆發,德國啤酒無法運往中國,國內廠商看中了啤酒的商機,催生了國產啤酒品牌。
隨著中國進入新時代,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中國啤酒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高峰。當時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多家啤酒生產企業,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啤酒品牌,全國啤酒生產企業達到813家,可謂“一城一啤,百家爭鳴”。
在眾多國產品牌中,青島啤酒作為國內首家上市的啤酒品牌脫穎而出,在全國揚名立萬,也吸引了其他行業的巨頭注意到啤酒市場的巨大利潤。隨著眾多企業的進入,我國啤酒市場形成了眾多知名啤酒廠領銜,無數中小啤酒廠競爭的良性發展局面。
然而,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這一切都變了,因為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廣闊的啤酒市場垂涎已久。隨著中國允許外資在中國交易,無數外國啤酒迅速涌入中國市場,但反應平平,因為口味不符合中國人的喜好。外資大張旗鼓進入中國啤酒市場的計劃無果而終。
而中國還是一塊燙手的蛋糕,這讓吃不到的外資企業非常貪婪,于是開始采取資本主義最常見的措施,即通過惡性競爭讓企業難以為繼,然后適時進行收購,從而控制國內的啤酒品牌。
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有哪些啤酒廠被外資拿下,成為披著國產皮的假國貨?
第二,披著國產皮的假國貨
中國市場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如果一個品牌名稱非常本土化,很可能就是洋貨。如果名字很時尚很洋氣,可能是國產的。
這樣做的原因也很簡單。為了收獲中國人的錢包,洋貨有一個本土化的名字,讓消費者親切;本土廠商深諳“外來和尚喜歡念經”的道理,起個洋名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和購買。在啤酒市場上,以地域命名的啤酒品牌很多,如哈爾濱啤酒、重慶啤酒、網絡名人啤酒、新疆大烏蘇等。這些知名的啤酒品牌都是以地域命名的,可以獲得當地人的好感和青睞,從而更好的進入市場。
不過上面說的這些啤酒都是披著國產皮的洋貨。他們背后真正的老板是嘉士伯和百威英博。然后,這些品牌都是曾經做國產啤酒的老牌啤酒廠。為什么會陷入被收購的境地,成為外企的囊中之物?
3.國內的啤酒廠為什么會被收購?
國內啤酒廠之所以被外國公司收購,與21世紀初中國的啤酒市場結構有明顯的關系。當時中國的啤酒行業欣欣向榮,全國各地中小型啤酒廠多如牛毛,也使得啤酒行業競爭異常激烈。
而大部分啤酒廠背后沒有大的產業平臺,沒有充足的資金和明確的發展規劃,導致越來越多的啤酒廠在激烈的競爭中破產,從而讓外地漁民獲利,低價收購。
但外資在中國扎根后,進一步加劇了啤酒行業的競爭。而外資控制的“國產品牌”有雄厚的價格戰資金,使得越來越多的啤酒廠商在永無止境的價格戰中失利,最后全部被外資控制。
數據顯示,中國超過一半的啤酒生產企業已經淪為外資所有,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能很難喝到中國品牌的啤酒。
中國啤酒行業的繁榮,不僅造就了廣闊的市場,帶動了無數品牌的崛起,也吸引了外資的入駐,使國內啤酒市場被外資控制。如果這種現象仍然得不到改善,以后喝國產啤酒就是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