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直提倡“國貨要自強”。與此同時,各行各業涌現出許多優秀的國產品牌,如華為、小米、奇瑞、吉利、格力、夏姿陳、謝馥春、張裕解百納等。但也有很多原本的“民族品牌”,在我們不注意的情況下,悄悄變成了“外資企業”。
外資企業搶灘中國市場,品牌收購成為最快但野蠻的手段。民族品牌被外資收購,很多消費者感到不解和心痛。甚至有人認為,這種向資本搖旗吶喊的做法,讓中國的民族品牌在滅亡的路上越走越遠。
在中國創造一個名牌并不容易,但市場總是優勝劣汰。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更大更有實力的企業影響。中國很多民族品牌都走上了這條路。
其中,有的品牌因為業績不佳,被迫將品牌轉讓給他人,有的品牌因為創始人想套現,直接高價出售民族品牌。那么,現在被外資控制的“曾經的民族品牌”呢?
蘇泊爾
可能很多人都用過蘇泊爾的家用電器。其實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國產品牌,可惜這個品牌現在和中國沒有任何關系。在被法國SEB公司收購之前,蘇泊爾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的炊具企業。但是蘇泊爾上市兩年后,我和法國公司談收購的事情。
2006年,法國SEB集團收購了蘇泊爾一半以上的股份,成為其控股股東。此后,該公司創始人一直在減持蘇泊爾股份,后來導致法國SEB集團收購了該公司近80%的股份,SEB集團成為蘇泊爾的實際控股集團。事實上,蘇泊爾創始人蘇增成套現近40億,看似很多。其實和蘇泊爾目前650億的市值比起來不算什么。雖然這幾年受疫情影響,但蘇泊爾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好的。
雙匯
雙匯也是國人耳熟能詳的品牌。2006年,經美國高盛集團鼎輝投資授權,香港Rotex有限公司以20.1億元人民幣中標雙匯股權拍賣。換句話說,雙匯背后的老板其實是美國人。但是,即使國有股轉讓后,雙匯集團的主營業務也沒有發生變化,收購方不參與經營,仍然由國內團隊管理。目前,雙匯在國內肉類加工領域仍處于前列,是少數被收購的知名品牌中發展較好的品牌之一。
中華牙膏
此外,中華牙膏于1994年初被一家外國聯合利華公司租賃。當時,上海牙膏廠與聯合利華合資成立了上海聯合利華有限公司,聯合利華出資1800萬美元,不僅成功獲得了這家合資公司的控制權,還獲得了中華牙膏品牌的永久租賃經營權,條件是每年要向上海牙膏廠支付銷售額的2%的品牌使用費。
哈爾濱啤酒
此外,哈爾濱啤酒99.66%的股份于2004年被百威啤酒的母公司安海斯-布希公司(AB)收購。
不過話說回來,以上品牌在國內市場還是紅紅火火的。那么,被收購后發展不是一落千丈嗎?當然,而且還有很多。
美加凈
國產品牌美加凈一度占據國內美白市場近20%的份額。但上海家化與美國強生公司合資后,美加凈品牌被擱置。即使后來上海家化撤下了美格網的商標,但時過境遷,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回不來了。
樂百氏
還有樂百氏,國內著名的大型食品飲料公司。被法國達能集團收購后,幾乎銷聲匿跡,人們再也看不到了。
通過收購等方式占領中國品牌的銷售渠道,然后“隱藏”本土品牌。這樣,這些洋品牌不僅能快速占領市場,還能快速“解決”競爭對手,非?!笆r省力”。多年來,我們的許多本土品牌都遭受了損失。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中國企業逐漸走出國門的同時,一些外資企業也進入了中國市場,很多企業面臨著被外資企業收購的局面。但是說起來,只要你強,就不用因為被外企收購而擔驚受怕!